“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何种程度算成瘾?
04-28
浏览量:558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延续“双十一”未尽的购物狂欢。一些人购物是因为生活实际需要,一些人是出于“锦上添花”的心理需求,但还有的人是因为“上瘾”。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做“购物成瘾障碍”,它不是短时的购物冲动,而是一个相对持久的疯狂购物行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购物为什么会上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病态的。
1 何种程度算购物成瘾
据新华网报道,截至11月11日24时,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达5403亿元;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突破3491亿元,超过去年同期……
难道这么多人都是购物上瘾了?自然不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购物可分为3种程度,正常购物、过度购物、购物成瘾。
大多数人的购物行为是正常购物,偶尔出现冲动消费或超出预算的情况。
过度购物是介于正常购物和购物成瘾之间的一种购物行为,其购买商品的数量超出预期或消费金额超出预期,且反复出现这种行为,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没有对自身造成明显困扰。简单来说,过度购物者喜欢的是商品。
但是,如果购物者从喜欢商品转变为喜欢购物的感觉,不买就感觉不舒服,但买完之后有后悔、罪恶感,又无法控制购物行为,就很可能到了购物成瘾的程度。
2 强迫性购物出于哪些原因
购物成瘾又称强迫性购物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在购物过程中体验到满足感,即使意识到购物行为明显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也不能自控。
门诊中,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典型病例。
最近几年,程女士不仅在“双十一”“双十二”会疯狂消费,在平时也保持着这种“高亢”的购买欲,购物车里永远装得满满的,有时候单是同一类化妆品就挑选了几十种品牌。今年“双十一”她买了几十袋大米,每袋10公斤,远远超过三口之家的食量。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她终于来到了心理门诊。程女士告诉医生,她很享受挑选商品的过程,尤其是挑选打折促销商品时,会有一种快感,所以每年促销季都通宵奋战,甚至清空购物车。到了第二天,她又感到后悔并痛恨自己这种行为。但没过多久,她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无视家中堆积如山的商品,继续疯狂刷单,陷入恶性循环中,“我内心明白这样不对劲,不正常,但是有瘾,控制不了。”
程女士是典型的购物成瘾障碍患者。对购物行为存在强烈渴望,购物后有短暂的愉悦和兴奋,购买之后自责又难以控制,引起个人痛苦、负债或家庭问题时,即可被视为购物成瘾障碍。
购物成瘾障碍由德国精神病学家Emil Kraepelin在1915年首次提出,他将这种障碍称为“购买狂”。过去认为,购物成瘾仅出现在发达国家,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它与经济能力并无因果关系。购物成瘾的病因复杂,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大脑奖赏效应是一个复杂、有趣的生理机制。如果购物行为给购物者带来非常享受和喜悦的感觉,当购物者下次想要这种感觉时,就会去做同样的事情来取悦自己。这种愉悦感的产生就是由脑内奖赏系统回路控制的。
性格内向、缺乏兴趣爱好、社交圈子小、遭遇不顺利、亲情支持缺乏者,更容易发展为购物成瘾。网络虽然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人们的社交圈和活动圈也随之减少。人与人之间不用频繁见面,很多问题都是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交流,这可能让人变得越来越孤独和自我。他们将购买行为作为一种补偿行为,以减轻孤立和孤独的感受,宣泄压力,寻求安慰,获得快乐。
此外,便捷的消费方式、无处不在的消费广告,也为购物成瘾创造了机会。
3 成瘾的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
想初步判断购物成瘾的倾向,可以观察自己有没有表现出以下4个特点。
1.陶醉 大部分成瘾者将他们的购物经历描述为“一种充满快感和激情”的过程。当他们购买的时候,感受到积极情绪,这种感受与饮酒后相似。
2.渴望 购物成瘾者体会到不可控制的需求和逐渐增加的紧张感,只能通过购物来释放紧张和压抑。这种紧张感通过消费会暂时消散,但是很快就会产生一种负罪感,来取代购物带来的精神愉悦。
3.失控 购物成瘾者在事后看到自己花钱的数额时,往往会感到后悔,但是仍然无法控制购物行为。
4.戒断 当购物成瘾者认为错过了重要的购买机会,会感到后悔、焦虑和紧张,类似于临床上的戒断症状(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在心理医生看来,如果满足以下2点,就基本达到了购物成瘾的诊断标准。
●对于购买和消费行为过分关注,或者有过分的购买和消费冲动行为,表现出以下至少1个特征:对于购买行为的过分关注,或者购买冲动是不可抵抗、侵入性的或不自知的;经常购买超出购买能力的物品、不需要的物品,或经常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购买上。
●对于购买的关注和购买行为具有不可控制性,消耗时间,明显干扰日常生活或职业功能,或者产生财政方面的危机(比如债务或破产)。
不过,对于一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具有以上2点表现,也不能轻易下诊断。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临床相,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旺盛、活动增加、过度自信或夸大,以及睡眠的需要减少、有冲动或鲁莽行为等。如果在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期间表现为冲动性购物,一旦轻躁狂或躁狂症状缓解,该购物行为随之停止,那么患者的主要问题是情感障碍,不能诊断为购物成瘾;反之,轻躁狂或躁狂症状缓解后,冲动性购物行为仍然存在,则可做出购物成瘾的诊断。
4 女性患者占比为何高达九成
购物成瘾的发病年龄大多在18岁-30岁,其中九成是女性。
购物成瘾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调查发现患病率大约为5.8%,患病人群中80%-92%为女性。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性别差异是真实存在的,这可能是因为有的女性天生情感细腻丰富,喜爱美好事物,也容易因某种情绪的影响而瞬时产生购买冲动。相比于男性,女性通过购物消费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愉悦身心,缓解压力,表达情绪。也就是说,女性的情绪、心理状态对购物行为的影响可能比男性更大。
从发病年龄段来看,18岁-30岁的成年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且大多没有养老、育儿等生活负担,更容易发生购物成瘾。而未成年人的经济不独立,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欲望,购物成瘾的相对较少。30岁以上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尤其是经济压力都比较大,购物相对理性。
5 购物成瘾能不能预防
从临床情况来看,一个人有经常性、无节制的过度购物行为,需要引起警惕,适当控制。因为如果购物者性格内向、缺乏兴趣爱好、社交圈子小、遭遇生活不顺利等,上述购物行为有可能发展为购物成瘾。
预防购物成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议购物之前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平时可以列出自己需要的物品,只按列出的清单购物。
其次,养成记账的习惯,减少盲目支出。
第三,把购物时间列入日程安排,限定一个大致的时间段,以避免挑选时间过长造成购物过剩。
第四,很多热爱购物的人都有使用信用卡或先消费后还款的支付习惯,沉溺于可透支的支付方式当中,不利于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因此,建议容易冲动消费的人尽量不使用透支支付,对自己的购买行为进行控制。
已经确诊为购物成瘾者,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心理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心理治疗,改变其不良的认知,学会控制冲动、自我监控购买行为、处理不良情绪、寻找生活中的更多乐趣等,个别患者还需要对症给予药物治疗。通过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的综合治疗,通常会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延伸阅读
促销为何容易“发酵”购物愿望
促销活动往往容易使人们的购物愿望“发酵”,达成比预想中更多的消费目的。究其心理原因,无外乎“从众心理”“期待胜出”“拥有掌控感”这3种。
从众心理
互联网制造出的“双十一”“双十二”等促销日,正在输送这样一种概念:每年这个时候买东西价格最优惠。这其实是一种“概念输出”。概念输出与植入,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这个时间段跟风消费,而不顾自己是否真的有消费需求。
期待胜出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渴望自己是幸运者,是胜出者。促销活动期间各种各样的定时抢、折上折,增加了紧张气氛,也让那些认为以最优惠价格抢到商品的消费者体验到胜利的快感,体验到作为幸运者的幸福感。这个过程虽然有些煎熬,但会让人觉得自己通过努力抓住了机会。
另外,这种定时的购买方式能制造出一种紧迫感,特别是限时限量购买的产品,让原本持观望态度或犹豫不决的消费者肾上腺素大量分泌,短时间内做出购买决策。
拥有掌控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不确定性,但当“买买买”的时候,意味着对某件物品即将或已经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是一种掌控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沮丧情绪,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心理冲动。
(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延续“双十一”未尽的购物狂欢。一些人购物是因为生活实际需要,一些人是出于“锦上添花”的心理需求,但还有的人是因为“上瘾”。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做“购物成瘾障碍”,它不是短时的购物冲动,而是一个相对持久的疯狂购物行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购物为什么会上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病态的。
1 何种程度算购物成瘾
据新华网报道,截至11月11日24时,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达5403亿元;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突破3491亿元,超过去年同期……
难道这么多人都是购物上瘾了?自然不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购物可分为3种程度,正常购物、过度购物、购物成瘾。
大多数人的购物行为是正常购物,偶尔出现冲动消费或超出预算的情况。
过度购物是介于正常购物和购物成瘾之间的一种购物行为,其购买商品的数量超出预期或消费金额超出预期,且反复出现这种行为,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没有对自身造成明显困扰。简单来说,过度购物者喜欢的是商品。
但是,如果购物者从喜欢商品转变为喜欢购物的感觉,不买就感觉不舒服,但买完之后有后悔、罪恶感,又无法控制购物行为,就很可能到了购物成瘾的程度。
2 强迫性购物出于哪些原因
购物成瘾又称强迫性购物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在购物过程中体验到满足感,即使意识到购物行为明显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也不能自控。
门诊中,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典型病例。
最近几年,程女士不仅在“双十一”“双十二”会疯狂消费,在平时也保持着这种“高亢”的购买欲,购物车里永远装得满满的,有时候单是同一类化妆品就挑选了几十种品牌。今年“双十一”她买了几十袋大米,每袋10公斤,远远超过三口之家的食量。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她终于来到了心理门诊。程女士告诉医生,她很享受挑选商品的过程,尤其是挑选打折促销商品时,会有一种快感,所以每年促销季都通宵奋战,甚至清空购物车。到了第二天,她又感到后悔并痛恨自己这种行为。但没过多久,她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无视家中堆积如山的商品,继续疯狂刷单,陷入恶性循环中,“我内心明白这样不对劲,不正常,但是有瘾,控制不了。”
程女士是典型的购物成瘾障碍患者。对购物行为存在强烈渴望,购物后有短暂的愉悦和兴奋,购买之后自责又难以控制,引起个人痛苦、负债或家庭问题时,即可被视为购物成瘾障碍。
购物成瘾障碍由德国精神病学家Emil Kraepelin在1915年首次提出,他将这种障碍称为“购买狂”。过去认为,购物成瘾仅出现在发达国家,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它与经济能力并无因果关系。购物成瘾的病因复杂,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
大脑奖赏效应是一个复杂、有趣的生理机制。如果购物行为给购物者带来非常享受和喜悦的感觉,当购物者下次想要这种感觉时,就会去做同样的事情来取悦自己。这种愉悦感的产生就是由脑内奖赏系统回路控制的。
性格内向、缺乏兴趣爱好、社交圈子小、遭遇不顺利、亲情支持缺乏者,更容易发展为购物成瘾。网络虽然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人们的社交圈和活动圈也随之减少。人与人之间不用频繁见面,很多问题都是在互联网和手机上交流,这可能让人变得越来越孤独和自我。他们将购买行为作为一种补偿行为,以减轻孤立和孤独的感受,宣泄压力,寻求安慰,获得快乐。
此外,便捷的消费方式、无处不在的消费广告,也为购物成瘾创造了机会。
3 成瘾的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
想初步判断购物成瘾的倾向,可以观察自己有没有表现出以下4个特点。
1.陶醉 大部分成瘾者将他们的购物经历描述为“一种充满快感和激情”的过程。当他们购买的时候,感受到积极情绪,这种感受与饮酒后相似。
2.渴望 购物成瘾者体会到不可控制的需求和逐渐增加的紧张感,只能通过购物来释放紧张和压抑。这种紧张感通过消费会暂时消散,但是很快就会产生一种负罪感,来取代购物带来的精神愉悦。
3.失控 购物成瘾者在事后看到自己花钱的数额时,往往会感到后悔,但是仍然无法控制购物行为。
4.戒断 当购物成瘾者认为错过了重要的购买机会,会感到后悔、焦虑和紧张,类似于临床上的戒断症状(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在心理医生看来,如果满足以下2点,就基本达到了购物成瘾的诊断标准。
●对于购买和消费行为过分关注,或者有过分的购买和消费冲动行为,表现出以下至少1个特征:对于购买行为的过分关注,或者购买冲动是不可抵抗、侵入性的或不自知的;经常购买超出购买能力的物品、不需要的物品,或经常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购买上。
●对于购买的关注和购买行为具有不可控制性,消耗时间,明显干扰日常生活或职业功能,或者产生财政方面的危机(比如债务或破产)。
不过,对于一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具有以上2点表现,也不能轻易下诊断。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临床相,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旺盛、活动增加、过度自信或夸大,以及睡眠的需要减少、有冲动或鲁莽行为等。如果在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期间表现为冲动性购物,一旦轻躁狂或躁狂症状缓解,该购物行为随之停止,那么患者的主要问题是情感障碍,不能诊断为购物成瘾;反之,轻躁狂或躁狂症状缓解后,冲动性购物行为仍然存在,则可做出购物成瘾的诊断。
4 女性患者占比为何高达九成
购物成瘾的发病年龄大多在18岁-30岁,其中九成是女性。
购物成瘾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调查发现患病率大约为5.8%,患病人群中80%-92%为女性。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性别差异是真实存在的,这可能是因为有的女性天生情感细腻丰富,喜爱美好事物,也容易因某种情绪的影响而瞬时产生购买冲动。相比于男性,女性通过购物消费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愉悦身心,缓解压力,表达情绪。也就是说,女性的情绪、心理状态对购物行为的影响可能比男性更大。
从发病年龄段来看,18岁-30岁的成年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且大多没有养老、育儿等生活负担,更容易发生购物成瘾。而未成年人的经济不独立,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欲望,购物成瘾的相对较少。30岁以上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尤其是经济压力都比较大,购物相对理性。
5 购物成瘾能不能预防
从临床情况来看,一个人有经常性、无节制的过度购物行为,需要引起警惕,适当控制。因为如果购物者性格内向、缺乏兴趣爱好、社交圈子小、遭遇生活不顺利等,上述购物行为有可能发展为购物成瘾。
预防购物成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议购物之前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平时可以列出自己需要的物品,只按列出的清单购物。
其次,养成记账的习惯,减少盲目支出。
第三,把购物时间列入日程安排,限定一个大致的时间段,以避免挑选时间过长造成购物过剩。
第四,很多热爱购物的人都有使用信用卡或先消费后还款的支付习惯,沉溺于可透支的支付方式当中,不利于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因此,建议容易冲动消费的人尽量不使用透支支付,对自己的购买行为进行控制。
已经确诊为购物成瘾者,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心理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心理治疗,改变其不良的认知,学会控制冲动、自我监控购买行为、处理不良情绪、寻找生活中的更多乐趣等,个别患者还需要对症给予药物治疗。通过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的综合治疗,通常会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延伸阅读
促销为何容易“发酵”购物愿望
促销活动往往容易使人们的购物愿望“发酵”,达成比预想中更多的消费目的。究其心理原因,无外乎“从众心理”“期待胜出”“拥有掌控感”这3种。
从众心理
互联网制造出的“双十一”“双十二”等促销日,正在输送这样一种概念:每年这个时候买东西价格最优惠。这其实是一种“概念输出”。概念输出与植入,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这个时间段跟风消费,而不顾自己是否真的有消费需求。
期待胜出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渴望自己是幸运者,是胜出者。促销活动期间各种各样的定时抢、折上折,增加了紧张气氛,也让那些认为以最优惠价格抢到商品的消费者体验到胜利的快感,体验到作为幸运者的幸福感。这个过程虽然有些煎熬,但会让人觉得自己通过努力抓住了机会。
另外,这种定时的购买方式能制造出一种紧迫感,特别是限时限量购买的产品,让原本持观望态度或犹豫不决的消费者肾上腺素大量分泌,短时间内做出购买决策。
拥有掌控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不确定性,但当“买买买”的时候,意味着对某件物品即将或已经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是一种掌控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沮丧情绪,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心理冲动。
(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