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端承压 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净利润缩水15.6%
11-03
浏览量:548
随着新华保险三季报出炉,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三季度“成绩单”皆跃然纸上。2022年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合计归母净利润1565.37亿元,同比降低15.64%,日均赚约5.73亿元。
从具体的盈利情况来看,5家上市险企中,以财产险业务为主的中国人保是唯一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险企。前三季度,中国人保实现净利润234.95亿元,同比增长13.09%。按盈利规模排序,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净利润764.63亿元、311.17亿元、202.72亿元和51.9亿元。
前三季度,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上市险企投资收益承压,投资收益率均低于5%,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净利润表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2%;中国人寿净投资收益率为4.12%;中国人保实现投资收益460.28亿元,去年同期为509.19亿元;中国太保投资资产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7%。
东吴非银团队分析师胡翔、葛玉翔等在相关研报中分析,2022年三季度单季沪深300指数下跌15.8%,权益市场在二季度回暖后延续下行态势。权益市场表现低迷或影响上市险企可供兑现浮盈承压。
不过,大多数险企投资资产出现增长。截至9月30日,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4.9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4.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新华保险投资资产为11451.3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8%。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人身险行业发展有所放缓,人身险板块经营压力显现。
新业务价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寿险新保单的利润,这个指标代表着寿险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
当前寿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普遍处于下行通道,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太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75.48亿元,同比下降37.8%。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的新业务价值也表现为负增长。
对于新业务价值下滑,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从渠道角度来看,新业务价值主要依靠代理人渠道,但近年来各家公司人力下滑明显,拖累了新业务价值。从产品角度来看,当前市场主推产品以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产品为主,新业务价值率较低。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也表示,新业务价值承压,目前主要受到个人保险代理人渠道展业受限、消费者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同时,宋占军指出,在人身保险公司新业务与续期业务并重的经营模式下,部分月份新业务价值的承压,一方面要予以重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是保险市场调整的自然现象。
寿险板块的业绩也并非全无亮点。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部分公司新单保费有回暖趋势,前三季度,中国人寿新单保费为1713.38亿元,同比增长6.3%;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97.3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新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
据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等预测,险企陆续开启2023年“开门红”备战和预收工作。当前理财收益率下行、客户资产配置需求凸显,预计2023年“开门红”业绩将表现良好。
与人身险板块承压不同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财产险板块明显回暖。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老三家”保费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综合成本率保持在较好水平。
具体来说,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2220.24亿元,同比增长11.4%;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810.24亿元,同比增长10.2%;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38.85亿元,同比增长12.5%。
综合成本率方面,前三季度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保持在97.9%的良好水平。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6.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7.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对此,徐昱琛表示,财产险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是车险,车险综改自2020年9月开始,到2021年9月已经满一周年。今年前9个月,受去年同期车险保费低基数及新车销售量向好影响,车险带来业务正增长。同时,头部财险公司在品牌和规模上比较有优势,“老三家”业务增速和综合成本率明显优于行业。
从长远来看,“老三家”又能否继续维持这样的“荣光”?徐昱琛预测,这样的高增长趋势有望持续,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说,财产险市场品牌效应更明显,消费者会更关注品牌,而头部财险公司在网点布局和售后服务方面也更具优势。
从具体的盈利情况来看,5家上市险企中,以财产险业务为主的中国人保是唯一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险企。前三季度,中国人保实现净利润234.95亿元,同比增长13.09%。按盈利规模排序,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净利润764.63亿元、311.17亿元、202.72亿元和51.9亿元。
前三季度,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上市险企投资收益承压,投资收益率均低于5%,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净利润表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2%;中国人寿净投资收益率为4.12%;中国人保实现投资收益460.28亿元,去年同期为509.19亿元;中国太保投资资产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7%。
东吴非银团队分析师胡翔、葛玉翔等在相关研报中分析,2022年三季度单季沪深300指数下跌15.8%,权益市场在二季度回暖后延续下行态势。权益市场表现低迷或影响上市险企可供兑现浮盈承压。
不过,大多数险企投资资产出现增长。截至9月30日,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4.9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4.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新华保险投资资产为11451.3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5.8%。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人身险行业发展有所放缓,人身险板块经营压力显现。
新业务价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寿险新保单的利润,这个指标代表着寿险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
当前寿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普遍处于下行通道,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太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75.48亿元,同比下降37.8%。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的新业务价值也表现为负增长。
对于新业务价值下滑,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从渠道角度来看,新业务价值主要依靠代理人渠道,但近年来各家公司人力下滑明显,拖累了新业务价值。从产品角度来看,当前市场主推产品以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产品为主,新业务价值率较低。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也表示,新业务价值承压,目前主要受到个人保险代理人渠道展业受限、消费者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同时,宋占军指出,在人身保险公司新业务与续期业务并重的经营模式下,部分月份新业务价值的承压,一方面要予以重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是保险市场调整的自然现象。
寿险板块的业绩也并非全无亮点。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部分公司新单保费有回暖趋势,前三季度,中国人寿新单保费为1713.38亿元,同比增长6.3%;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897.3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新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
据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等预测,险企陆续开启2023年“开门红”备战和预收工作。当前理财收益率下行、客户资产配置需求凸显,预计2023年“开门红”业绩将表现良好。
与人身险板块承压不同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财产险板块明显回暖。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老三家”保费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综合成本率保持在较好水平。
具体来说,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2220.24亿元,同比增长11.4%;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810.24亿元,同比增长10.2%;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38.85亿元,同比增长12.5%。
综合成本率方面,前三季度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保持在97.9%的良好水平。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6.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7.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对此,徐昱琛表示,财产险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是车险,车险综改自2020年9月开始,到2021年9月已经满一周年。今年前9个月,受去年同期车险保费低基数及新车销售量向好影响,车险带来业务正增长。同时,头部财险公司在品牌和规模上比较有优势,“老三家”业务增速和综合成本率明显优于行业。
从长远来看,“老三家”又能否继续维持这样的“荣光”?徐昱琛预测,这样的高增长趋势有望持续,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说,财产险市场品牌效应更明显,消费者会更关注品牌,而头部财险公司在网点布局和售后服务方面也更具优势。
上一篇:
央行:尽快完成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