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哲学思考、纹章、爵士乐史……从这些新书中探索未知
04-27
浏览量:636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我们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别人,过一种更丰沛的生活。在这些最新出版的书中,或者是一部信手翻开都能随时进入到某一个历史场景或某个故事的一部编年小史;或者是记录着千变万化的思考轨迹的一部“纹章之学”;或者是将一个你不熟悉的领域画卷一般徐徐展开的通识读物,这些书因其趣味性或开创性,带给读者新的体验。
《思考的纹章学》:千变万化的思考轨迹
初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作者涩泽龙彦在解题时说:“纹章学,或许是生僻的词语。我期待我的思考随着笔杆一同运动,能在抽象的虚空中绘出一个形体。就如同内部设有镜子的玩具万花筒,思考的轨迹千变万化,我期待能够绘出无益、无责任感又美丽的纹章。”由此,这是一部个人化风格明显的作品,是作者脑海中闪烁的吉光片羽的记录和“观念的萌芽”,它们被记录下来,并被期望最终能够绽放出“虚构之花”。
近些年越来越多这样的看似是“半成品”的书籍出现,比如东北小说家贾行家的《潦草》,以市井、乡里、风物、畸零等十六辑组成,其中所收的每一则都是不超过163字的片段,是一段对于市井与人情的锐利的白描,许多片段也大有可以继续拓展的余地。
《思考的纹章学》是喜欢写作暗黑而怪异的故事的涩泽龙彦“从博物志式的随笔文章向着短篇小说风格的虚构作品移行的过程中,一部过渡性质的作品”,不必遵循一定的阅读顺序,书中简单而零碎地记载着作者对于博尔赫斯、卡夫卡、萨德、普鲁斯特、爱伦·坡,以及日本近代文学及民俗学的标志人物森鸥外、泉镜花、永井荷风、川端康成、柳田国男和日本的古典文学及中国的《红楼梦》《庄子》《搜神后记》等作品的点评。作者最关注的,是这些作品中呈现出的某种开创性和趣味性。
比如《关于梦》一章中,涩泽龙彦认定:“日本人通常欠缺几何学精神,关于拓扑式的恋爱的梦世界,无论是《万叶集》到《新古今和歌集》等颇具代表性的歌集,或是其他的物语和日记,很遗憾,我均未能从中发现由清晰的透视法构成的意象。”但是唯有一例,即《万叶集》中的一首——“吾怀暗相思,宁为人知晓?藏栉玉匣开,乃见梦缥缈。”
诗人“在闭合的梦境空间中心放置着一只玉匣,这只匣子如同玉手箱般满载着梦的内容物,打开箱盖的同时,如同摩挲天方夜谭的神灯,给我以梦境内容一般丰盈满溢,填充了整个梦的空间的印象”。涩泽龙彦认为,“匣”在这首小诗中呈现出多义性的特征:“这只匣子有灵妙的机巧,把它视作盛放梦境、容纳魂魄的容器也未尝不可吧?为了使魂魄不至于飘飘忽忽游离失所,匣子通常不得不紧合匣盖。除此之外,匣子还可用于象征女阴,因此打开玉匣也有委身于男子的意思。”
“而顺其展开思考下去,梦本不就是为了填满睡眠时的空虚而入侵的意识吗?若胸中的思念愈发灼热,肉体的压力随之迅猛高涨,玉匣的盖子自然便会敞开。盖子打开后,在匣内凝缩的梦即刻扩散开来,填充了空虚。这就是恋爱梦的作用原理。当然,这一原理也关乎爱欲。作为喜爱比喻修辞、富有智慧的女歌人,笠女郎能够对此类原理信手拈来。”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如何破解爱因斯坦的谜题》:关于你与你自己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与《如何破解爱因斯坦的谜题》均为出版品牌“未读”翻译出版的英国《哲学家杂志》创办人杰里米·斯特朗姆所著的关注哲学悖论的系列书籍。读者很容易被“未读”的书吸引,诸如《是我把你弄哭了吗?》《把世界装进火柴盒》《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她说“哦”》……“未读”似乎也是最喜欢给书起奇奇怪怪的名字的出版品牌,并总是将书名起得很长,让字密实地排布在花花绿绿的书封上。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的副标题是“拓展思维的28个哲学难题”,这并不是一本想要条分缕析地向读者介绍什么是哲学、什么是思维局限的书,或许是读者和市场的双向互动和迭代,我们会发现不包装成故事、没有花头的社科书、哲学书都很难在市场上取得好成绩。
在内容上,以这本书的第二节“你的邻居是僵尸吗?”来看,书中谈到,其实这一节涉及的是“自由意志、决定论、人格同一性和他心问题”,这些哲学术语足够把大多数的读者劝退,所以接下来的讨论中,这些命题被包装在各种具体的故事和情景中,有时候是写作者编出来的一个情境,有时则是套用真实的实验场景和案例。比如“怎样向你的邻居证明你不是僵尸”则关乎“鉴于无法得知别人的内心状态,我们怎么才能确保他们是有心智的人”。
比如回应“人格同一性”问题时,可以设想当你需要取一个地方时,你走进扫描仪,仪器将记录你体内每个分子的准确状态,然后销毁你的躯体。你想去的地方的复制仪收到这些数据后,会复制出一具完全相同的躯体。
那复制的你还是你吗?在几十页后的“参考答案”部分,你会了解到这涉及“人格同一性”问题,尤其是一个人的持续存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如果你认为你继续活了下来,那么你很可能认为,一个人是否存活取决于某种形式的心理连续性。简而言之,你可能认为,一个人只要保留自己的记忆、经历和个性,就算是活下来了。相反,如果你认为你不能活下来,那么你很可能认为身体连续性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来说,你可能认为,只要一个人的身体以当前的完整形式继续存在,他就算是活下来了。尽管这两种观点都有人支持,但大多数哲学家更倾向于心理连续性的说法。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将读者带入到一个个思维的陷阱和困境中,为你作出的选择找到一种心理学和哲学的依据。
《元素与人类文明》:元素如何左右人类文明?
传说中的炼金术到底存不存在?铜金属的发现怎样塑造了伟大的青铜时代,又在宋朝成为影响王朝兴衰的关键因素?储存着远古神秘信息的阴山岩画有赖于哪一种元素才能够历久弥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奥秘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化学人文科普《元素与人类文明》中可以找到答案。作为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化学史和人类史紧密相随。从陶器、木器发展至后来的铜器、铁器,直到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塑料、纤维和半导体,每一种材料都让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清华大学化学博士孙亚飞在《元素与人类文明》一书中,选取金、铜、硅、碳、钛代表人类文明不同时期的五大元素,从神秘的炼金术与寻金猎人们的探险故事讲到历史感最具厚重感的“青铜时代”;从占到地壳四分之三的硅氧谈到和人类的衣食住行、乃至人类本身关系最密切到碳;从能够用来制作人造关节、也能够用于航空航天飞机的制造并因此大大拓展了人类足迹能够抵达的极限的钛谈到元素周期律本质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制作……
化学元素似乎总与枯燥艰深相关联,孙亚飞在《元素与人类文明》中用一种更有趣味的角度讲述,比如在解释伽伐尼电池时,孙亚飞以自由女神像的百年大修为例来解释这种化学现象怎样作用于我们日常所见之物;而在谈到硅时,作者则以一次驱车到河套平原并在途中寻找岩画的旅行开始,引导读者去想象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信手拈来一种元素——硅,并在这次旅行行进到明长城遗址时,由眼前所见之景谈及硅酸盐,以及砖、陶器、瓷器的制作。
作者截取了文明时期的一些经典瞬间或代表物件,小到那些散落在路边的古老岩画,大也不过是潜艇、纪念碑、大剧院这样的一些建筑。从化学元素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它们,是一种别有意趣的方式,把人类文明这么一个略显空泛的概念浓缩倒一个个具体的事件中,从中能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化学元素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扮演的角色。
《元素与人类文明》中有很多内容是从化学与元素的角度去重新反思历史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作者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发生的钱荒讲起,唐朝商品生产空前繁荣,而社会上流通的钱币却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出现了通货紧缩的问题,当时的金融观念并不成熟,玄宗与大臣廷议是否开放私铸,利用民间力量摆脱货币不足的困境。众大臣对此不置可否,国舅爷杨国忠恃宠专权,招募了一批农民前来铸币,却因技术不熟练而南辕北辙,最后只好听从了监察御史韦伦的意见,高薪招募工匠,加大了货币发行量,年铸币量一度达到了32.7万缗,总算缓解了危机。安史之乱爆发以后,藩镇割据势力增大,军阀囤积铜钱,而乱世中,商路堵塞,铜的交易受阻尤甚。一些藩镇打起了冶铁铸钱的如意算盘,到宋朝时,全国各地已经流通着各种铁币,严重扰乱着市场。
为什么铁币不能缓解钱荒?中国走过漫长的青铜时代,为什么还缺铜?孙亚飞分析:平均每吨土壤与岩石中,大约含有50克铜元素。这个数值差不多是黄金的五万倍,因此战国之后的古代中国,铜的开采速度得以与商品生产速度基本匹配,也就没有爆发货币危机。但是不管怎么样,铜的储量总是有限的,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到达一个临界点,以铜为主的货币体系因此而崩溃。对于古代中国而言,自中唐开始的钱荒,便是这个临界点。
从唐到两宋的钱荒之所以持续如此之久,从化学元素的角度来说,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唐宋时期的货币专家,已经找不到铜的替代物了。
如孙亚飞提出的,化学元素并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符号,它们所参与的化学反应,也不是只在实验室发生。事实上,任何一个化学元素背后,都有着非常浓烈的人文味道。每一个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有着不同的光谱,反射出人类文明的不同面。
《爵士乐编年史》:“把人气寄托在精英身上,从历史来看注定是失败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音乐教授默文·库克编著的《爵士乐编年史》一书,以350幅彩色及黑白图片串联起115年的爵士乐全球发展史。《爵士乐编年史》一书从19世纪爵士的起源讲起,按时间顺序、分阶段介绍了爵士乐的发展、传播、兴衰的千姿百态,观察了爵士与古典、流行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碰撞,介绍了爵士的风格、流派、重要人物、乐队,及其影响后世的作品。
爵士乐与电影一样,作为美国对20世纪文化的另一主要贡献,爵士乐现已步入存在的第二个百年。在前一百年中,爵士乐以惊人的速度吸收并转换了早期古典音乐的诸多技术创新,将数个世纪的音乐专业知识浓缩成了炫目的风格与结构,因此受众广泛——从大众流行市场到比20世纪60年代先锋艺术更窄的知识阶层。
追溯爵士乐的历史,可以看到它从一开始的声名狼藉,经过摇摆乐(Swing)时代的大红大紫,逐渐演变成严肃的艺术音乐,像其他任何现代艺术形式一样,从理智与情感上保持受众兴趣。爵士乐的故事,无须深挖,便可见引起爵士乐早期发展的种族冲突。从西部非洲运送到新世界的奴隶,带着他们的音乐传统,用部落工作的歌曲与舞蹈帮助自己适应强制的劳动。当带有节奏性的语言、非洲声乐中具有表现性的转音技巧、借鉴于白人奴隶主所青睐的欧洲音乐的结构与和声融合,便形成了爵士乐的基本元素。1865年黑人普遍解放后,黑人宗教音乐为两种音乐流派铺平了道路,这两种音乐流派引导了早期的爵士乐风格。它们是拉格泰姆和布鲁斯,均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
到了20世纪30年代,爵士乐持续受到知识分子的尊重,但仍未能彻底摆脱其早期与性和底层生活的联系。在实行禁酒令期间(1919—1933),爵士乐与非法饮酒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之后,又扯上了滥用硬性毒品,毒瘾导致许多有才华的音乐家过早地——也往往是贫穷地死去,爵士乐的名声因此而不断受到损害。爵士乐似乎更大程度上源于奴隶制与种族不和。从20 世纪30年代初开始,许多美国的爵士音乐家选择移居法国,在法国他们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听众的欣赏水平也更高,他们因此而受到欢迎。20世纪30年代,艺术乐、流行乐和爵士乐三股音乐流派紧密交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白人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将爵士乐的商业化推上了顶峰,黑人音乐家尝试重新获取艺术的主动权,最终导致了“二战”后摇摆乐乐队的衰落。20世纪50年代西海岸风格在拉斯维加斯得到发展,白人音乐家占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危机,潜在的新生代爵士乐迷大规模地转投相对新鲜的流行乐与摇滚乐市场。至20世纪80年代早期,融合风格似乎走到尽头,许多在合成音乐领域成名的音乐人回归演奏爵士乐,(有时不自然地)借鉴早期风格中的元素。
作者认为,从根本上来说,爵士乐一直对自己的人气有所担忧,但把人气寄托在精英身上,从历史来看注定是失败的。20世纪30年代有人批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为了商业利益而折腰,从那时起,爵士精英主义者与民粹主义者之间世代的恩怨变得尖锐起来。马萨利斯个人的商业成功,非常有讽刺性,因为其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及之后的索尼公司)不遗余力的推广工作,同样也是这家公司在40年前将戴维斯推向了融合爵士。
爵士乐的风格如今也与古典乐一样丰富,听众往往无所适从。爵士乐用一百多年的时间,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赶上了杰出的音乐先辈。就像从前一样,爵士音乐人如今也都彼此影响,唯一的区别就是音乐人的迁移给爵士乐增添了国际味道。爵士乐的风格持续以一种令人兴奋的音乐渗透过程传播、转化,从本质上来说,这与爵士乐的起源过程相似。